■李静 本报记者 蒋夫尔
“在这里,我是有用的,因为这里需要我。”这是新疆富蕴县喀拉通克乡一中特岗教师孙丽倩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3年前的7月,从河北石家庄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孙丽倩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新疆阿勒泰地区。2007年通过自治区统一考试,她成了富蕴县的一名特岗教师。她选择的地方条件艰苦、远离家乡,每当旁人不理解她时,她总是用这句话回答:“在别人没有开垦过的土地上,你能收获更多沉甸甸的希望。”
2006年7月,22岁的孙丽倩带着最初的理想与憧憬来到新疆。她迫切地想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选择岗位时,孙丽倩如愿以偿地去了富蕴县切木尔切克乡寄宿制中学教书。
学校将初三班交到孙丽倩的手上,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她满腔热情,甚至觉得自己的到来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学生的成绩和命运。可是很快,她就发现了自己的幼稚,改变学生惯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并不是一番诚恳的谈话,或是几天、几个月的督促就可以实现的。苦恼、灰心、失望过后,孙丽倩并不气馁,她用心备课、组织活动,并利用布置写周记的方法与学生展开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以及对她的喜爱敬重,都使孙丽倩越来越喜欢乡村教师这个清贫但又充满幸福感的职业。
一年的志愿期结束后,孙丽倩参加了自治区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入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喀拉通克乡一中,成为一名真正的乡村教师。
教学环境的艰苦是孙丽倩没有想到的。“不是没有孤独,不是没有掉过眼泪,不是没有想过离开、放弃!”孙丽倩说,只要她愿意,只要她想离开,她就可以转身。然而,当看到可爱的学生从15公里外的家步行为她带来的一把萝卜、一兜土豆、几个馒头、一个包子时;当她家访,听到学生家长说“孩子上学这么多年第一次有老师到家里来,我们真高兴”时,孙丽倩认为自己是有用的,所有这些更是令她最终能够坚守这个岗位的最大动力。
在这几年中,还有一个心愿支撑着孙丽倩走过最艰苦的时刻,那就是以资助贫困学生为主要内容的“麦田计划”。作为“麦田计划”在新疆的负责人,孙丽倩致力于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和建立“麦田图书室”等活动,为当地的贫困学生募集图书,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如今,孙丽倩每天都在快乐地工作,三尺讲台成了她人生的舞台。“作为一名特岗教师,在需要自己的地方努力工作,为渴望知识的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传授知识,给他们提供帮助。”孙丽倩说,“在这里,我实现着自我价值,心中常常涌起幸福的暖流,再艰苦也不觉得苦了。乡村教师并不孤独!”
《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1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