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65|回复: 20

[原创]送给叶子的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www.yangmingyi.com/pic/4-9.jpg" border="9" alt=""/>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很多书。所以我能理解你
发表于 2006-6-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看了很多书是这样子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p>种子好</p><p></p><p>西生一下一步自己</p>
发表于 2006-6-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看懂喔!!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p></p><p>种子好</p><p></p><p>西生一下自己</p><p></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p>送给叶子</p><p></p><p></p><p></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6-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的桃花源</p><p>却忘了问问那个走出来的武陵人</p><p></p><p></p><p></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6711039" style="FONT-SIZE: 18pt;">《桃花源记》</font></b></center><hr width="150410" color="7576558" size="25"/><br/><br/><br/><br/><br/>               陶渊明(南北朝) <br/><br/>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p>个人静静也好,</p><p></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6-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麦田心中的<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671090" size="5">桃花源</font></strong>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p>叶子先出去</p><p></p><p>等下进来</p>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class="style17"><strong>余秋雨 :</strong></span><br/>   大家好。<br/>   在这么一个大型书展上,我不想谈自己的书,而想谈谈整体意义上的阅读。<br/>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高雄的中山大学也作过一次有关阅读的演讲,是由余光中先生主持的。那个演讲曾引发当时在座的刘维祺校长聘请我担任客座教授的念头,可惜我脚头太野,难以应允。那个演讲曾被印行在一本书里,因此今天不能重复。但是,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基本观点并没有改变,所以决定先把那次演讲的基本观点交代一下,然后再引出我今天的重点,这样好不好?<br/>   我那次说,在信息爆炸的现代,“开卷有益”的说法十分危险。事实上,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你占有书,是一种不知内容等级的冒险;书占有你,却是实实在在消耗了你不可重复的一个生命过程。这种消耗,是一种表面温柔实则残忍的生命剥夺。<br/>   因此,我在那次提出了几条阅读建议。一是要读第一流的好书;二是要读得少而精,不可贪多;三是要选与自己有缘份的书,也就是在第一流的好书中寻找自己能读得下去的书。这三点,第一、第二点比较明白,第三条却需要解释几句。我说,古今中外第一流的好书不少,其中只有极少数与你的生命亲密对应。这样的书,一旦见到如遇故人,不忍释卷,证明你与世界上的某位重要作家有“同构关系”,只有找到这种关系,你也就找到了逼近伟大的缆索。因此,找书,其实是找自己。<br/>   在这三点建议的基础上,我今天要向部分读者提出一个新的建议。那就是: 一个人不妨集中一段时间,像宗教家的封山闭关一般,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道场。<br/>   提出这条建议,与这些年来人类资讯的进一步超常迸发有关。<br/>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年代,随波逐流的阅读,已经无异于文化自残。<br/>   这不是危言耸听。环视四周,我觉得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还过于自信。总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信息狂浪间中流砥柱,在书海字潮间巍然屹立。其实根本不可能,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面对资讯时代,即便是资讯界的前卫领袖也非常被动,在心理承受上都还没有做好下一步的准备。<br/>   不仅是传媒界领袖,而且连最冷静的智者也会裹卷在里边。对于媒体间大量刺激世俗民众的资讯,智者们开始往往是鄙视和怀疑的,因此进行评论,但评论本身就是一种介入。一批智者的出现必然会引来另一批观点不同的智者,互相辩论,口才滔滔,结果就为这些资讯大大地加添了份量,快速扩充为社会事件,甚至还沾上了文化色彩。但是,事至如此,仍然无改于那些资讯本身的低俗和无聊。所不同的是,这种低俗和无聊已构成了社会适应,今后只能追求更刺激的内容了。<br/>   鄙视-评论-加重-适应,这么一个“智者公式”,天天在我们身边一遍遍发生。看似热闹,却加速了社会的沉沦。大的不说,只举其中一端,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年来,我们的很多媒体几乎已经很难阻挡任何一个谣言了。只要有人敢于造出来,人们对它的好奇、期待和传播立即使它流光溢彩、无远弗届。老话所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歪”、“谣言止于智者”、“谣言不攻自破”等等,全归无效。<br/>   当绝大多数谣言都已经难于阻挡,民众也就成了全方位吸纳谣言的人。每个人的肚子里都吞食了无数个谣言,真可谓另一种“食言而肥”。他们受到的伤害,比谣言的直接攻击者更大,因此,现在说“谣言杀人”,“杀”得最多倒是吸纳了谣言、并适应了谣言的广大民众。<br/>   这种让人沮丧的情景,在书籍传播中也已广泛出现。与传媒相比,书籍可以更自由地玩弄在各种制造者手中,几乎是毫无控制地直接投入流通,因此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严重性。<br/>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果由于厌烦传媒的纷乱而想退归书本,很可能是从一个险境进入另一个险境。<br/>   如果害怕这种情景,连书也不读了 ,那又会让我们的生命彻底失重,更无力来面对世间的险恶了。<br/>   怎么办呢?我们必须构想对策。<br/>   我在上海成立了一个“读书人俱乐部”,请一些可靠的学者推荐好书。我说,我们已经无力在大风大浪的书海中游泳了,只能寻找一、二个安全的岛屿。<br/>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心头筑岛,也就是要阶段性地“封山闭关”。<br/>   对于这个建议,我有以下两方面的说明。<br/>   一,我们天天遇到大量困惑,想要通过读书来解惑,又总是时间太碎。即使对于刚刚出版的重要著作,也只能匆匆浏览、寻章摘句。在这种情况下,阶段性的集中学习,倒是一个最为经济的方法。平日大家都心猿意马、神不守舍,那么,就把心定住,把意拴住,把神守住。虽然不一定要移宅而居,却也应该闭门谢客,减少应酬,基本不去理会阅读之外的资讯,即便是行路、散步,思路也不离正在钻研中的典籍;<br/>   二,这样的集中阅读,若要达到最高效果,必须进入一个非功利的纯个人境界。所谓“非功利”,包括学术功利。为了博士论文或教职晋升而集中阅读,由于目的性太强,大多缺少那种“咀含不尽,静虑顿悟”式的沉浸深度。所谓“纯个人的境界”,是指真正开启自己的灵魂,与典籍相融,因此整个过程应该是寂寞的心灵秘语。<br/>   作为现代人,“封山闭关”的时间不能太长。短则一月,长则半年,然后再出关入世,重新打开视听,必是一派高爽。入世时间久了,又会发现精神资源渐渐枯竭,那就可以再一次“封山闭关”。<br/>   我提出的这个建议,凝聚着我半辈子的人生经验。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class="style17"><strong>余秋雨 :</strong></span><br/>   大家好。<br/>   在这么一个大型书展上,我不想谈自己的书,而想谈谈整体意义上的阅读。<br/>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高雄的中山大学也作过一次有关阅读的演讲,是由余光中先生主持的。那个演讲曾引发当时在座的刘维祺校长聘请我担任客座教授的念头,可惜我脚头太野,难以应允。那个演讲曾被印行在一本书里,因此今天不能重复。但是,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基本观点并没有改变,所以决定先把那次演讲的基本观点交代一下,然后再引出我今天的重点,这样好不好?<br/>   我那次说,在信息爆炸的现代,“开卷有益”的说法十分危险。事实上,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你占有书,是一种不知内容等级的冒险;书占有你,却是实实在在消耗了你不可重复的一个生命过程。这种消耗,是一种表面温柔实则残忍的生命剥夺。<br/>   因此,我在那次提出了几条阅读建议。一是要读第一流的好书;二是要读得少而精,不可贪多;三是要选与自己有缘份的书,也就是在第一流的好书中寻找自己能读得下去的书。这三点,第一、第二点比较明白,第三条却需要解释几句。我说,古今中外第一流的好书不少,其中只有极少数与你的生命亲密对应。这样的书,一旦见到如遇故人,不忍释卷,证明你与世界上的某位重要作家有“同构关系”,只有找到这种关系,你也就找到了逼近伟大的缆索。因此,找书,其实是找自己。<br/>   在这三点建议的基础上,我今天要向部分读者提出一个新的建议。那就是: 一个人不妨集中一段时间,像宗教家的封山闭关一般,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道场。<br/>   提出这条建议,与这些年来人类资讯的进一步超常迸发有关。<br/>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年代,随波逐流的阅读,已经无异于文化自残。<br/>   这不是危言耸听。环视四周,我觉得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还过于自信。总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信息狂浪间中流砥柱,在书海字潮间巍然屹立。其实根本不可能,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面对资讯时代,即便是资讯界的前卫领袖也非常被动,在心理承受上都还没有做好下一步的准备。<br/>   不仅是传媒界领袖,而且连最冷静的智者也会裹卷在里边。对于媒体间大量刺激世俗民众的资讯,智者们开始往往是鄙视和怀疑的,因此进行评论,但评论本身就是一种介入。一批智者的出现必然会引来另一批观点不同的智者,互相辩论,口才滔滔,结果就为这些资讯大大地加添了份量,快速扩充为社会事件,甚至还沾上了文化色彩。但是,事至如此,仍然无改于那些资讯本身的低俗和无聊。所不同的是,这种低俗和无聊已构成了社会适应,今后只能追求更刺激的内容了。<br/>   鄙视-评论-加重-适应,这么一个“智者公式”,天天在我们身边一遍遍发生。看似热闹,却加速了社会的沉沦。大的不说,只举其中一端,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年来,我们的很多媒体几乎已经很难阻挡任何一个谣言了。只要有人敢于造出来,人们对它的好奇、期待和传播立即使它流光溢彩、无远弗届。老话所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歪”、“谣言止于智者”、“谣言不攻自破”等等,全归无效。<br/>   当绝大多数谣言都已经难于阻挡,民众也就成了全方位吸纳谣言的人。每个人的肚子里都吞食了无数个谣言,真可谓另一种“食言而肥”。他们受到的伤害,比谣言的直接攻击者更大,因此,现在说“谣言杀人”,“杀”得最多倒是吸纳了谣言、并适应了谣言的广大民众。<br/>   这种让人沮丧的情景,在书籍传播中也已广泛出现。与传媒相比,书籍可以更自由地玩弄在各种制造者手中,几乎是毫无控制地直接投入流通,因此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严重性。<br/>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果由于厌烦传媒的纷乱而想退归书本,很可能是从一个险境进入另一个险境。<br/>   如果害怕这种情景,连书也不读了 ,那又会让我们的生命彻底失重,更无力来面对世间的险恶了。<br/>   怎么办呢?我们必须构想对策。<br/>   我在上海成立了一个“读书人俱乐部”,请一些可靠的学者推荐好书。我说,我们已经无力在大风大浪的书海中游泳了,只能寻找一、二个安全的岛屿。<br/>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心头筑岛,也就是要阶段性地“封山闭关”。<br/>   对于这个建议,我有以下两方面的说明。<br/>   一,我们天天遇到大量困惑,想要通过读书来解惑,又总是时间太碎。即使对于刚刚出版的重要著作,也只能匆匆浏览、寻章摘句。在这种情况下,阶段性的集中学习,倒是一个最为经济的方法。平日大家都心猿意马、神不守舍,那么,就把心定住,把意拴住,把神守住。虽然不一定要移宅而居,却也应该闭门谢客,减少应酬,基本不去理会阅读之外的资讯,即便是行路、散步,思路也不离正在钻研中的典籍;<br/>   二,这样的集中阅读,若要达到最高效果,必须进入一个非功利的纯个人境界。所谓“非功利”,包括学术功利。为了博士论文或教职晋升而集中阅读,由于目的性太强,大多缺少那种“咀含不尽,静虑顿悟”式的沉浸深度。所谓“纯个人的境界”,是指真正开启自己的灵魂,与典籍相融,因此整个过程应该是寂寞的心灵秘语。<br/>   作为现代人,“封山闭关”的时间不能太长。短则一月,长则半年,然后再出关入世,重新打开视听,必是一派高爽。入世时间久了,又会发现精神资源渐渐枯竭,那就可以再一次“封山闭关”。<br/>   我提出的这个建议,凝聚着我半辈子的人生经验。http://www.qiuyuonline.com<br/>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p></p>
发表于 2006-6-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15 01:35 , Processed in 0.0825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