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友们自费制作了展板进行宣传并接受捐赠,但这种爱心行动却似乎走入了某种“迷局”。图片为麦田支援者提供 |
|
昨日一早,无锡市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学生郭海箭再次放弃休息和“麦友”们一起整理衣物。这批堆积在学校临时教室里的十箱衣物是他们上周在无锡太湖学院开展“走进山区贫困学生——麦田计划爱心助学活动”中募捐而来的。根据计划,这批衣物即将定点捐赠给安徽省金寨县张冲乡的孩子,以御冬寒。到昨晚7时许,衣物终于整理完毕,顾不上吃晚饭的他们却开始为即将产生的物流费用发愁。
半年来,这群学生自费为大别山的孩子募捐各种衣物四千余件,他们放弃许多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投身爱心助学活动。小分队的临时联络人郭海箭更是将自己大半生活费用来做慈善活动,其他麦友也分别支出数百元不等。但随着活动继续,各种费用日益增多,这群对山里孩子怀有浓浓爱意、却需要父母供养的大学生们开始陷入一种“迷局”,不少“麦友”因面临生活困难逐渐放弃参加活动。
参与慈善活动
每天生活费压缩至12元
郭海箭来自江苏南通,家境尚好,其父母平均每月给付其生活费约在一千元左右。参与了麦田计划后,他开始频繁投身各种活动,为大别山的贫困学生四处奔走。活动中经费不足钱不够用便开始挪用自己的生活费。据悉,他目前生活支出控制在每天12元以内,除午餐和晚餐分别支出5元外,早餐的两元钱也能省则省,有时仅靠喝水对付一下。
记者日前在太湖学院活动现场看到他时,他正在跟一个面包车司机讨价还价,最终确认支付100元把十箱衣物运回学校。这100元属其个人出资范畴。衣物运到学校后,他开始寻找放置地点。由于其总是收到市民捐赠的各类杂乱衣物,宿舍已不让他堆放。学校在今年四月为其提供的一小间临时仓库也因为另作它用而收回。这样致使他每次活动结束都要四处寻觅临时仓库,这次幸运的是,他的几名老师均非常热心,帮他联系了一间临时教室。来不及道谢,他和一名已一脸疲惫的外语系女“麦友”徐琛忙碌着做起搬运工。他们要赶在下雨之前妥善安置这批衣物。
“暂时不准备再搞活动了,下个月开始我也要准备实习,暂时要离开学校。”昨晚,小郭这样告诉记者,“现在感觉很累,不知道该不该放弃。”他同时表示,他只是这个助学计划中的一分子,希望更多的好心人能帮助山里的孩子,以壮大麦田计划的整体实力。
那份执着来自
大别山里的心灵震撼
采访中,一名因经济条件限制,已放弃参加助学活动的学生“麦友”也告诉记者,自己艰苦一点没什么,虽然自己暂时放弃了这个活动,但依然希望能有更多人去关注山里的孩子。据悉,这份牵挂带着深刻的感情储备。今年四月底,由郭海箭、顾海波、吴生华、胡廷政、杨露代表无锡麦友每人支出约500元自发开展了首次“走进大山,寻访贫困生”活动。麦友们走进安徽省金寨县张冲乡,根据前沿志愿者——该乡中心小学老师吴纯波提供的贫困生前期资料进行逐个寻访并核实。这次寻访让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们“感到震撼”。
这样的寻访经常开展,每次亲历总让更多“麦友”坚定投身山区助学事业的决心。据悉,目前在南通、扬州、泰州、无锡等地已有数百名“麦友”逐步参与助学活动并为安徽、青海、四川、云南、湖南等地的贫困孩子提供了各种资助。
“没有亲眼看到那些孩子,亲身体验过他们生活是不会有这种共鸣的。”扬州“麦友”朱璇这样告诉记者。这名在“麦友”群里化名“蝴蝶效应”的城市女孩在今年国庆节的寻访中因被山路划伤右脚,硬是拖着缝合4针的伤口,在大别山的羊肠小道上从中午12点步行至当晚8点。
老师专家“解迷”
助贫不能造成“新贫”
无锡市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一名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本校学生参加慈善活动一直很支持的。”该老师指了指自己的办公室说,实在没地方放东西,可以把这里当仓库。该校一些给予学生们许多实际帮助的老师也表示,他们一定继续伸出援手,同时也建议学生表达爱心要量力而行。
“麦田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步骤,并不赞同“麦友”超出个人能力参与活动。该负责人表示,慈善活动要细水长流,需要真情涌动而非一时冲动,他们建议部分麦友不要因为奉献爱心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无锡市个性教育研究专家华介友先生说,在校大学生投身慈善活动需要正确引导,奉献爱心,快乐至上。学生们本无经济来源,帮助贫苦时不要造成新的贫困。 本报记者 张婧
背景资料
麦田计划是一个纯民间助学组织,由广东籍义工莫凡在2005年6月发起。该组织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环境,包括为山区孩子提供读书资助、兴建校舍、成立图书馆等项目。其中,无锡小分队组成于今年4月。参与者多半为在校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