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教师培训结束已过去半月有余,我有严重的拖延症,等到今天才有时间写出来,其实不是总结,更多的应该是我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是个人对教师培训的一点想法,有标题党的嫌疑。 前四届的教师培训得与失,就不一 一点评了。来谈谈本次教师培训组织上的利与弊,培训成果的得与失以及改进建议。 以下是我个人的思考,或许会有偏颇,欢迎拍砖,顺便帮忙提取、精炼,发表意见和想法。 本次教师培训筹备开始时间为:2017年4月12日 活动开展时间为:5月6日-13日 培训参与人员:12名山区教师、1名十堰麦田志愿者 一、教师培训组织上的利与弊 与历届教师培训不同,本次教师培训是“悄莫声息”的做完了,没有以前的轰轰烈烈。 教师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山区老师能够通过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学习到一些发达地区教育的精髓所在,历届教师培训均在十堰本地完成,而本次教师培训采取的是异地培训。异地培训的缘由是两个原因促使的,第一,四届教师培训下来,老师们有了疲倦感,教师培训的效果在逐年下降;第二,四届教师培训均由扬中老师利用暑期时间以个人为主体参与到教师培训中来,只能单纯的利用个人手中资源完成教师培训的主要教学任务。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向扬中团队发起了申请,能否在教师培训经费容许的情况下,减少参与人员,将十堰的老师派到扬中去,以整合扬中教育的优势资源来完成教师培训任务。 在与扬中团队充分沟通后,一拍即合,各自完成自己团队的分工。 扬中团队的工作是:找到能够配合本次教师培训任务的实践基地、取得扬中教育局的官方支持。 扬中团队最后选取了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选择理由是:新坝小学硬件设施比较好,新坝小学校长是扬中麦田的长期捐助人,配合度很高。而扬中教育局也相应派出了工作人员来协助本次教师培训。 利:1、选取一所配合度较高的学校有利于师资力量的全面投入,学校发挥起来也得心应手,后期培训教师反映,学校方面特别好沟通,畅所欲言,同时学校也利用全国特级教师来新坝学校讲课的机会让教师们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课程,还利用自身的机会,自费请十堰两位老师参与“江苏省第十三届蓝天杯 数学会课观摩暨学术交流活动“(这种省级交流活动只有学校在省级比赛中获取了一等奖才有机会参与,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机会,门槛较高); 2、取得扬中教育局的官方支持,就可以调动扬中市整体的教育资源,在培训中,除了参与了新坝小学随堂学习外,还参观学习了其他几所学校。 弊:1、选取小学为培训承载主体,就限制了初中老师参与的机会; 2、因为学习时间的限制(仅为5天),在学校日常管理及教务安排上,就没有时间深度学习和交流(12名教师中有学校的正副校长,有学校的中层干部,在前期教学意愿中提到了教学事务管理这块的需求)。 十堰团队的工作是:取得十堰市教育局的官方支持、寻找参与教师培训的教师人选、负责本次培训到达扬中前及回到十堰所有的吃住行安排及支出报销、负责教师培训意愿及改进建议的收集。 十堰市教育局这边由召集人春茶与其沟通,并以十堰市教育局的名义下发培训通知 “十教培[2017]5号《关于组织山区小学优秀教师赴江苏扬中培训学习的通知》”,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自与扬中团队确认教师培训项目后,十堰团队助学组就向十堰麦田被资助的各所学校发起了邀约,最终选定了12名老师作为本次教师培训的参与人员,同时征求12名老师的培训意愿。 利:1、取得官方支持,十堰山区老师培训就是以官方的名义参与,少了许多束缚。 2、征求教师意愿,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以往教师培训是根据扬中派出老师的所授学科及十堰团队自身安排来给培训项目定项目,而本次培训是结合了扬中新坝学校自身的师资情况以及十堰山区教师的培训意愿,综合出来而选定的培训学科,这种安排方式,既不会影响新坝学校正常的上课,也使得山区教师有了表达意愿的机会。 弊:1、十堰市教育局仅以官方文件形式下发,并未实际参与进来,官方参与度较低。 2、教师意愿的征集是单方面建立在山区教师的想法上,在活动开展前期仅做了十堰团队与扬中团队之间,十堰团队与扬中教育局,扬中教育局与新坝学校的单方面沟通,并未让十堰山区12名老师与扬中老师做深度沟通,教师们作为本次培训的主体只发挥了部分作用。 3、本次教师培训在选取老师时,十堰团队只是单纯的向学校发出邀约,并未对学校派出的老师做出考察,是否是最为需要培训的老师?是否满足了扬中团队对教师培训老师的要求?是否应该考虑教师培训的连续性对学校和学生的影响?是否应该考虑如何选取培训老师的组成区域(是以学校为单位还是以乡镇、县级为单位)? 4、本次教师培训组织时间上还是稍有仓促,且组织成员里没有专业老师参与,降低了培训的专业度。 二、关于教师培训的得与失 1、志愿者的得与失 本次教师培训十堰团队仅派出一名志愿者以领队身份参与教师培训,但在走出去的背后,却有很多志愿者为了本次教师培训做了大量幕后工作。 得:走出去看看,听听,学学,这是领队常乐姐的收获,也是十堰团队的收获。十堰团队自本土力量强大后,少有参与到外地团队的交流活动中,或外地团队参与到十堰的活动中来。走出去的活动:每年仅有大麦田年会一次、扬中暴走一次,两次而已;进来的活动:十堰团队自己的年会,或许会有2-3个外地团队参加,但来之快,去之快,少有深度交流和沟通,再有呢,极少数的外地志愿者参与的十堰团队的发放或走访活动,更不用说,为了搭建公益联盟为其他团队专门开展的活动。公益本是开放的,流动的,闭门造车,井底之蛙这是十堰团队的现状,通过这次派十堰山区老师去扬中学习,正是一次团队自我突破的契机,也是项目创新思维的一种激励。 失:因为本次活动为派出活动,为不增加扬中团队负担,这样就降低了其他十堰麦田志愿者的参与度。 2、山区教师的得与失 教师培训结束之后,有7位老师发来感想和改进建议,在各位老师的基础上,提炼如下。 得:选取几位老师的片段 竹山柳林单晓老师: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让我感受到新小的独特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中,我看到了老师与学生的真实交流,不再限制于老师单纯灌输,学生简单接受,而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真真让学生“动”起来。 郧阳区南化周希文老师:进入新坝校园没有看到学校的豪门阔面、高楼大厦,学校的校牌标志很显眼,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精致别样,处处可见绿意,感觉到是进入了花园。学生除了塑胶篮球场,学校还配有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绘画室,篆刻室,军事科技馆,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供学生敞开使用。室内设计包容并蓄,尊贵高雅,尊重创新,富有校园文化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的理念,教学方式比较灵活,注重“个性化”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管理是灵活的,不要求整齐划一;课堂环境是开放的;课堂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场所,教师讲的很少;课堂活动也是培养和发展个性的过程,学生的人格受到了尊重。特别是版画制作,学生人人会画,会制作版画,每天一节版画制作、篆刻。每周四下午是特长课,学生自选。有体育、书法、版画、音乐,手工等课程。学校班级人数不超过45人,人少带来的优势是: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而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寻求最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学习,她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为学生个别辅导,为学生补课。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对学生不会的地方慢慢地耐心的辅导,教一次不会,再教一次,直到学生自己懂了为止。他们每上一节新课都花很多的时间去准备,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考虑教学方法,考虑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设计好。比如:让学生自己准备课前学习单,复习巩固,搜集新知。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及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讲究生本理念。课中老师只是引导,所有的新知识或是新结论都是由学生采用假设法、举例法,然后动手操作,反复验证、共同探讨引发出来,总结也是由学生总结,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 郧阳区南化刘旭成老师:从该校的发展历程让我感受到了该校浓厚的开拓进取精神,学校有高标准的发展规划,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成长规划,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了教研组,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在省组织的各类公开课竞赛中屡屡获奖等,让我明白了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理念是关键,就算我们在一个村级小学上班也不能做井底之蛙,要不断学习,心中要有目标和方向,尽量从自身改变带动老师们,共同做出一点业绩来,不能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刚好赶上了新坝小学的教学节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听了骨干教师的优质课,更有国家级特级教师的展示课和成果交流。我听了两节朱国琴老师的语文课,她的课堂充满了童趣,仿佛一会儿带我们回到了快乐的童年,一会儿又把我们带到了浩瀚的太阳系,认识了太阳和其它七个行星,深深的被她的课吸引了,仿佛我就是在座的一名学生,我的心完全被她揪到了课堂中去,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是新坝的一名学生,我一定非常喜欢朱老师的课。专题培训,是我最感兴趣的,其中有黄雪梅校长的办学特色专题,王艳校长的德育实践报告,祝瑞印校长的教学技能展示,倪金玲老师的团辅,所有的一切,让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的他们在各自分管的领域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见解,所想所作都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郧阳区界山白勇老师:新坝小学的课程超市我很感兴趣,配套的相关功能室不但齐全,而且个个高大上。古筝教室、二胡教室、版画教室、篆刻教室、录播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教室、还有报告厅、科技厅等等硬件设施看的人眼花缭乱。在我们山区,很难实现。通过交流,有些老师觉得“看了也就看了,回来也就算了”。我却从中找到了自己学校的影子,学不了二胡,我们可以学葫芦丝啊,做不了版画我们可以学树叶、秸秆粘贴画啊,做不了剪纸我们可以学折纸啊,做不了篆刻我们可以做泥塑啊......我们缺的不是资源,不是课程,而是怎样才能把这些课程有效地开展下去的方法。我们目前所做的只是兴趣,是对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的一种调节。新坝小学做的是自己的特色,是在培养学生某一领域的特长。这就是办学理念上的差距。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这就是需要我学习的地方。需要学习人家是怎么把兴趣做成特长、把特长做成特色的。 失:本次教师培训,因经费不变,交通成本增加,在与扬中团队商议时,确定人数不超过15人,比照前四届培训,参与人数减少一半,降低了山区教师们的参与量。 再来说说山区老师们对本次培训的想法和一些建议: 一、关于培训规模的思考 把有限的资金握成拳,集中在2-3所学校上。在培训合作学校的选择上,应该选择和麦田配合度较高、师资力量相对较好、能承担再培训能力的中心小学或者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好是已经开展或者是未来打算开展深度助学的学校。尽量保证培训一个,成功一个;尽量保证培训有实效,回来能铺开,能把学习到的东西变成一粒火种,带动一方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培训对象的思考 1、前期要成立筹备议事小组。成员中要有本地的教育管理者和扬中学校主要负责人。只有真正从事教育的人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培训方案。 2、送培对象的选择要严格把关,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要有愿意学习的欲望,不能“拉壮丁”,为了培训而培训。在培训人员上严格把关,找肯学、爱学还能起到推动作用的老师。 3、筹备议事小组要至少提前1-2个月开始。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让送培对象和承培基地的老师之间做前期沟通。沟通也是考察。 三、关于培训方式的思考 1、培训方式可以分管理培训(校长)和业务培训(骨干教师)两类。每一个参培学员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本次培训的目标,承培学校的导师也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学员做相关的引领。由于人员分类,导师指导的专业、学员学的也专业。相对来说,导师的精力可以更集中,使有限的培训时间效果最大化。 2、建议十堰麦田与扬中麦田建立长期的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培训。如: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特色课程开发;德育教育管理;学生心理案例分享。 3、建议扬中学校在时间方便时,能深入农村学校进行送教、送研及特色教育分享,帮助乡村教师成长,带动学校发展。 四、关于培训模式的思考 可以采取二次培训甚至多次培训。团队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负责对培训学员持续跟进。帮助学员成长。每次培训结束,要保持培训学员和导师的持续沟通。导师要持续关注学员的成长,可以遴选出优秀的学员参加二次培训。 五、关于培训内容的思考 1、培训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必须是实际工作中急需要的,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具体的实践岗位上进行特定锻炼,确保学有所获。 2、对培训内容适当调整,如人文参观体验、教育观摩和健康体检必不可少,希望在教育理念、教学技巧方法的培训上有待加强,再有心理疏导就更好了,山区教师学生心理都有一些问题,可没法解决。 出发前在十堰火车站合影 在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门前合影 在新坝小学休息室里合影 与新坝小学篮球友谊赛后合影 在镇江滨江公园与扬中麦友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