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每年的五一假期,本人都有写总结的习惯,不为工作不为学习,只求讲实话做实事。本次五一假期有幸同来自湖南、广州、江苏的麦友组成6人团队,于4月30日走访了红石林镇报考古丈县第六届麦苗班的孩子们。 通过本次走访,再一次看到了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每一双眼睛都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好的教育环境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因贫困带来的不不知所措。农村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人沟通,隔代生活现象普遍,这些孩子们不仅要完成学业,平常还要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这是农村教育无力及无奈。农村里的孩子求学路是不公平的,一方面,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学校教育存在固有差距。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增多,家庭教育出现断层。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并有权利去追求更好的教育的教,但每一个家庭承受教育资费的能力是有限的,有能力尚好,若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消极点讲追求好的教育就是对困难家庭的二次伤害,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本次走访的目的是,通过上门调查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及学习情况,通过资料收集综合评判最终决定孩子们是否有资格进入麦苗班学习。因此,资料收集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这可能会影响到每个孩子的前途及命运。当傅老师问起我对这些孩子有什么看法时,我真的非常惶恐,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农村的,我非常希望教育平等,我非常希望所有的农村孩子都享有和诚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待遇。但现实是残酷的,我在农村工作曾遇见过许多例因孩子没能到县城报名读书而上访的,却是很少遇到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而上访的(是他们认命吗?),对于这种现象我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他们有能力供养学孩子上学而且有些家庭可以追求更好的教育了、忧的是新时期里社会对农村教育重视度还是不够,农村孩子上学"难"依然是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农村里的确存在大量的因学返贫甚至是没有能力供养孩子上学的困难家庭,这些家庭出身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懂得生活的艰辛,更懂得农民的孩子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未来的命运,所以倍加珍惜当前的学习的机会,而学习成绩显然不会差。本次走访我们不是看宣传片,也不是下村体验生活,而是真实的感受到这些家庭正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一棵棵弱小的麦苗正迫切的渴望阳光雨露的的浇灌。麦苗班的出现为广大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打开了一扇走向光明的窗户,什么样的的孩子可以去麦苗班就读,已然是当前要考虑的问题,由于麦苗班招生名额有限,招收的孩子情况特殊,所以麦苗班的招生责任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