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8892
- 积分
- 50
- 注册时间
- 2013-5-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性别
- 保密
- 精华
|
本帖最后由 剑影166 于 2014-3-7 15:57 编辑
通城概括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咸宁、岳阳、九江金三角的中心交汇点,区位独特,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杭瑞高速、武深高速、106国道、岳九铁路交叉过境;著名景点有“华中第一瀑”之称的白水岩瀑布,“江南药库”之称的药姑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的黄龙山,绝美九宫山,道家黄袍山等。全县通行方言为通城话(属赣语大通片)。
历史沿革
通城县名源于通城镇,简称隽。“通城”名源向无确说。一说通城地处三省六县通衢,东可达南昌,南可通长沙,北可抵武昌,西连岳阳,四面通城,故而得名;一说取意于“水道通,地势顺,直注武昌城”。
通城县域内,远在龙山文化时期即有人居住。周为楚地,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下隽县,武帝时属长沙国。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下隽隶之。三国时属吴,为周瑜封邑。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改隶巴陵郡。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废上隽县,分立乐化县、下隽县,隶属上隽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属荆州江夏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县(今通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为通城镇。五代杨行密(公元902-903年),改唐年县为宗阳县,南唐又改宗阳县为唐年县。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改为崇阳县,属鄂州。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崇阳县南上隽、乐化、天宝3乡置通城县。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通城并入崇阳县。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恢复通城县,隶属武昌郡,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后,属江汉道。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通城解放后,属湖北省大冶专员公署 。1952年秋后属孝感专员公署。1958年11月,通城、崇阳合县。1960年1月属武汉市。1960年12月,恢复通城县,仍属孝感专员公署。1965年8月属咸宁专员公署,今属咸宁市。
人口资源
2009年末,通城县总人口492007人。其中农业人口400395人,非农业人口91612人;男性255920人,占52%;女性236087人,占48%;县城隽水镇常住人口113700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口91903人;乡村劳动力198060人,其中:男劳动力99633人,女劳动力98427人;人口密度为431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6.93‰;人口平均寿命73.5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9.2%。
地理概括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端,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跨东径 113° 36′~ 114° 4′,北纬 29° 2′~ 29° 24′,东与江西省修水县交界,南与湖南省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县毗邻,北与本省崇阳县相邻。东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北部平坦开阔,东西长 45公里,南北宽 39公里,最高点只角楼海拔 1528.3米,最低点四庄乡小井村海拔 78米。属亚热季风气候,光照适中,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适宜稻谷,小麦、油菜、红薯、茶叶等农作物生长。
通城县版土总面积 1131.92平方公里 ,现有总人口 46.02万人 ,辖 9镇 (隽水、五里、马港、石南、北港、沙堆、关刀、麦市、塘湖 )2乡(四庄、大坪),人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乏。通城人勤劳勇敢,热衷故土,长期累月耕耘在“七山一水两分田”上,为祖国和子孙后代守护一方水土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本内容摘自中国通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