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尘宇 于 2014-4-8 15:47 编辑
志愿服务中受伤怎么办?
在我们组织、参与的公益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危险,可能给参与者造成人身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又该怎么防范风险,保护自身安全呢? 要分析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界定受伤的人在公益活动中处于什么角色。不同的人,在受伤时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1.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中受伤,应该怎么办? 【律师解答】 作为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情况来判断。 1)若该公益活动是由个人发起的,则一般受伤的责任应当自行承担。如果受伤是由他人故意或过失造成的, 则伤者可向其要求赔偿。 2)若该公益活动是由单位、企业或其他组织发起的,组织者在活动过程中受伤。则伤者可以向发起单位、 企业或其他组织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某些情况下,可以参照工伤的相关处理方式处理)
【建议】 1)对公益活动组织方的建议: 为避免组织方承担过重的赔偿责任,在活动中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活动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为参与人员购买保险或提醒其购买相应的保险; ②在活动安排时,应尽量明确组织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准确判断其受伤 是否是因工作所引起的) ③在活动开展时,对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向参与者进行说明及提示; ④在安排交通工具时,尽可能的选择有合法运营资格、保险齐全的车辆。若条件不允许,也应当提示 参与者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⑤在意外发生后,组织方应该积极应对(包括报警、咨询律师、主动向受伤者询问相关情况等)。 避免因消极应对导致双方关系对立,给今后的协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对于公益活动组织者个人的建议: ①在参与活动前,应当详细了解活动情况并根据组织方说明购买保险或配合组织方购买。如果组织方 未说明该情况的,最好主动询问; ②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了解情况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如果有超出工作范围的工作,应该 主动向组织方说明情况,并征得其同意; ③在受伤后,应当保持维权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集证据,并且积极与组织方协商处理方式, 切勿消极应对或拖延处理。
2.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在活动中受伤,应该怎么办? 【律师解答】 作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在活动中应当有自我保护意识,在受伤时,也要该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护 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的规定和相关司法案例,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通常被定义为“帮工人”,在发生人身伤害的 意外时,组织方作为被帮工人,是有赔偿责任的。除非引发志愿者人身伤害的活动,是组织方明确 拒绝志愿者参与的。
此外,在中国部分省市,也专门针对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四川省志愿服务 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遭受重大伤害或者死亡的,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 可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因此,作为志愿者,在活动中受伤时,也是可以向组织方请求赔偿或参照工伤享受相应保险待遇的。
【建议】 实践中,志愿者主动要求组织方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并不多见,一方面是由于志愿者大多认为自己是 自愿参与活动,发生意外应该自己承担;一方面是由于志愿者对于法律规定不了解,不知道如何维护 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此,有以下几点是需要告知和提醒志愿者: 1)在参与活动前,应当详细了解活动情况并根据组织方说明购买保险或配合组织方购买。如果组织方 未说明该情况的,最好主动询问; 2)参与活动,应当注意留存相关证明,例如活动宣传单、活动通知、工作安排记录等等,以证明自己 确实参与了该活动; 3)即便是随意性较大的公益活动,参与时也应当尽量遵循组织方安排,避免自作主张,给自身或他人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参与公益活动,应该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后,出现无法获得保险或无人赔偿 的局面; 5)受伤后,应当积极与组织方沟通,共同协商处理。如果是因第三方原因导致的意外,争取到组织方 的帮助,更易于获得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