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袖添乱 于 2013-10-8 00:54 编辑
前言:此文作者--金湛,我们都习惯叫他一声“湛哥”。从2010年到2013年,每年国庆都跟着我们南通分社的志愿者去安徽岳西走访。4年前,我见到9岁的湛哥时,他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跟着他的母亲--秋天的麦子,一路辛苦的和我们走访。今年再见湛哥时,惊奇的发现小伙子已经成长为资深的老麦民了,发放、回访、走访,按流程做的有模有样,俨然是个全能的走访好手了。湛哥每年都会写一篇作文来纪录走访,现在将这四年来的作文一起发上来,让我们来见证一下他4年点点滴滴令人难忘的行走。
走访大别山2010——行走大别山日记 10月3日
一路“晕”到店前镇 今年国庆节,妈妈带我参加了南通网携手“麦田计划”——牵手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活动,来到了位于大别山区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 10月3日,早上我早早地就来到停车场。 叔叔、阿姨们穿着鲜艳的“麦服”,神气极了。我羡慕极了,连忙向“麦田计划”南通分社的老“麦民”——“锋锐”叔叔领了一件,穿在身上。现在我也是个小小麦田志愿者了! 这次到大别山,南通的热心市民们捐赠了30个书包,还有铅笔、尺子、橡皮、笔袋、铅笔盒等。我也买了50支铅笔作为礼物,送给山区小朋友。看到叔叔、阿姨们忙着搬运书包,我连忙跑过去帮忙。 我们还在大巴上贴满了“南通网携手‘麦田计划’”的标志,把车身装扮得漂漂亮亮的。 一路上,车厢里欢声笑语,我很快和大家成了好朋友。 经过10个小时的漫长车程,我们来到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在这里我们回访了一户贫困家庭。我因此还上了当地的政府网站——岳西网,成为一个新闻人物。 接下去的路可一点也不好走,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S”形盘山公路。车子在祟山峻岭中穿行,开始我还觉得蛮好玩,比过山车还刺激,可后来越来越难受,车厢里的叔叔、阿姨们纷纷吐了起来,我使劲弊了半天,最终也没忍住 晚上8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岳西县店前镇。 10月4日走访贫困户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我们正式开始了走访。 24位志愿者叔叔、阿姨分成5 个组,妈妈要去采访路途比较危险的村子,所以我就跟着“我的冰红茶”叔叔、“红袖添乱”阿姨和“酷牙”叔叔一起走。 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城市,来到山区。 岳西县是革命老区,这里没有什么工厂,当地老百姓还是主要靠种田,所以都不太富裕。 这天上午,我们一共走访了三户家庭。我看到他们的生活情况跟我们截然不同。 他们的房子都是砖瓦砌成的,屋里比较昏暗,有的人家瓦顶还是破的,都是泥巴地,家里除了电视机,就没有像样的电器。最可怜的是小朋友,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其中一个小朋友,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离开了家,爸爸去了深圳以后,已经四五年没跟他联系了。我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他没说话,只是默默流下了眼泪。
这时候,我就想,我能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呵护,真是太幸福了。
10月5日
交到好朋友 今天,我们来到了岳西县河图浦发希望小学,走访了这所学校的贫困学生,我还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呐! 今天我们是以学校为中心进行徒步走访,由于我们走访的6个小朋友住在不同的山上,我们几乎爬遍了学校四周山,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累得筋疲力尽。 我的好朋友余锦的家,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农村小学。从他家到学校要走将近2个小时的山路。余锦每天早上6点就要出发上学。余锦家的墙上贴着一张中国地图。他听说他们是从南通来的,就拖着我们指给他看,南通在哪?他说,他非常想去,因为那是一座城市!因为城市有公园、有游乐场。 我还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姜广龙。他跟我勾肩搭背的谈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他个子比我矮,可他竟然已经四年级了。他走起山路,比我快多了,一点也不说累。他说。他长大了想做发明家,发明一种子“瞬间移动飞机”,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立刻从岳西飞到想去的地方。
我成了新闻人物
我也是个小记者
走访大别山2011——那人,那山,那些爱…… 今年国庆长假,我和妈妈又一路“叮叮咚咚”坐了14个小时的车,行程绵延千里,来到了安徽岳西县,开始了我们的“麦田计划”志愿行动。 一 当连绵起伏的群山映入眼帘时,我们知道——岳西到了。 大别山的秋天是绿色的。一望无际的苍松翠柏装点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还有那傲然挺立的五针松,它像个坚定的哨兵,永远坚守着那片神圣的红色土地。 大别山的秋天是五彩的。山间的人家,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褐的是板栗,红的是石榴,绿的是弥猴桃……走在大别山的秋天,让你嘴角都是留甜。这里的景色也让你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就永远在梦中游。 二 走进大别山,最让你难忘的是大别山人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忘不了那个叫余凌志的哥哥。他爸爸中风,家里的一切全靠在外打工的妈妈。余凌志哥哥的房间里连一盏像样的台灯都没有。可就是这样的环境里,他自强不息,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哥哥就读于店前中学高二年级,他的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年级前三。他还有一叠厚厚的奖状: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安徽省讲故事比赛第三名、优秀学生干部……都非他莫属。 也忘不了那个叫余洁的姐姐。她爸爸有精神性疾病。她的父母离婚了,姐姐一天的伙食费只有3元钱。虽然家庭窘困,但她总是笑眯眯的,还向我们做了一个代表胜利的“V”字。她说:一定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 三 在大别山的深处,最美的颜色莫过于那一抹鲜亮的橙色,它是麦服的颜色,是麦田的颜色,更是希望和爱的颜色。 与上次不同,我不再是“跑龙套”的了,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麦民”。我申请了一份走访填表的工作,对贫困学生的资料进行了解、整理和登记。工作听起来不起眼,但它却让更多人了解并走进麦田,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 在大山深处,一座泥瓦房前,面对着清山绿水,条凳为桌、板凳为座,我一笔一划地书写着资料。这时,我百感交集,我自豪,因为我是麦田志愿者。
走访途中,在雨后泥泞的山路上前行。
走访大别山2012——十月,大别山追梦起航! 题记:人是不断前进的,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物种也是不断进化的。当然,大山里的人们在向着小康和幸福的生活进发,当然,还有时刻爱着他们、关心着他们的人们…… 自从2010年起,每年的十月国庆,我都和麦田计划南通分社的志愿者们奔赴大别山,走访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的贫困儿童。 今年也不例外。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加走访了。今年,我已经从当初最小的麦田志愿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麦民了。 这次走访,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大别山的新变化、新气象。 ■旅游起航 在河图镇,一棵旅游业的绿芽正在萌发。 我们去年夜宿河图一家旅馆,深更半夜,停水断电。结果,分别住在四个房间的志愿者共12人,共用一个浴室和厕所。 那夜,我们所住的房间成了公共浴场。虽然,大家并不在意,以苦为乐。但这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而今,河图镇的旅馆已经明显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入住的那个宾馆,插卡取电、无线网络覆盖、地毯铺地、床是软软的席梦席,甚至还有两间拥有电脑的客房……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商务宾馆。 显然,河图镇的旅游业正在发展起来,小镇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其实,就在河图镇这个大别山的腹地,一个4A级景区——天峡风景区已经越来越为人所知。 当地人介绍,这个景区是由岳西县2007年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开发的。这里也已建起了良好的服务设施,有栈道、有景区介绍,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有一个豪华的游客服务中心,一进大门,就有一个豪华影厅,播放着天峡山的各处美景以及完备的餐饮、购物服务。景区内还有一个天然山庄,面朝流水青山,令人心旷神怡,是个度假的好去处。 过去,这里流水潺潺、鸟栖虫居的天然美景,并不为人所知。而今,这里虽然还比不上喧闹的华山、黄山,但已经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光顾。 ■生活起航 这次,我们这个小分队由9个志愿者组成。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走访新出现的贫困生,发放善款,还有部分的回访任务。 与前两次走访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山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少了,贫困生的父母再也不用为了生计而外出打工。 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了,而且国家对山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越来越多。走访的时候,到处能看到在建的工地。许多人纷纷选择在家门口打工。他们说,这样非常好。就在家门口,一年就能赚到万把块钱,还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在我们走访的8户家庭中,竟没有一个留学儿童。而在店前镇走访时,几乎家家都是留学儿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日子。 这次我们的走访,也比以前轻松、方便多了。这里居民除了忙农务,有的开始经营营运行业了。他们置办起了面包车,几个人合伙,搞起了私人运营。第一次走访,我们全靠“11”路车,后来,又有了摩托车,这次,不少路段,我们坐上了面包车,当然崎岖的山路还是要靠步行,但这样一来,效率高多了。我们完成走了从步兵部队、到摩托化部队,再到机械化部队的转变。 更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孩子们的脸色明显健康多了。在贫困生刘同君家里走访,她的妈妈告诉我们,从今年起,河图的学校就由政府开始对每位学生供应学生奶。 ■麦田再起航 这次,让我备感沮丧的是:我老了!曾经的一个最小的麦民,已经沦落到成为“湛哥”了。 今年,有一个小麦民,只有6岁。别看她,小小年纪,爬山走路,一点不含糊。虽然,有时也让爸爸妈妈抱着,但大部分路程可都是自己走下来的。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 今年,我们的麦田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充实了很多新鲜的血液。除了三四个老麦民,其他30多人全部都是新麦,第一次参加走访。更重要的是,许多麦民来自四面八方,有南京的、扬州的、泰州的,还有来自湖北的。 五湖四海的志愿者因为爱心聚集在一起,一路有爱。 当然,我也要说,我们的走访,虽然辛苦,但大家开心极了。这里的野山猪极其猖狂,经常窜入农田,糟蹋粮食,所以不少野山猪落入了村民布下的“天罗地网”,也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正宗的野山猪呐,那味道,甭提了!!! 走访大别山2013——我的麦田路 不知不觉中,作为中国麦田计划南通分社的志愿者,我已经连续四年走访大别山了。 一个人见证了一座“山”的变化,一座“山”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 岳西、大别山、麦田,早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从“打酱油”到志愿者
2010年,9岁的我,懵懵懂懂被妈妈拉着去了大别山,走访深处大山里的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麦田是什么,岳西又是什么样的地方。 但第一次穿上橙黄色的麦服,特别是看到麦服上的一句话——“感谢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给了我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我不由得深深感动,一种自豪感由然而生。记得当年的岳西网还采访报道了我,因为我是第一个走进麦田的孩子(出于安全考虑,麦田走访一直不建议未成年人参加走访)。那次14小时的车程,绕不完的S路,让我吐得天旋地转。 第一次走访,山里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让我深感震惊。我至今记得一位叫余锦的同学,他每天上学走几公里的山路,从河图希望小学到他家走访,我们整整走了2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而他每天都要这样走!同样生活中一片蓝天下,我们之间的生活、学习环境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第二年的走访,让我自豪的是,我不再是“打酱油”的,承担起了填写走访表格的任务;第三年再探大别山,除了走访,我还和妈妈一起发放资助款。 如今,每年国庆的大别山之行,已经成了我的必修课。 每年走访,我都会把记载下来:《行走大别山日记》、《那山、那人、那些爱……》、《十月,大别山追梦启航》……这些作文不仅记录我在麦田的点点滴滴,有的文章还登上校报,让更多人了解了麦田。 这次走访,南通麦田宣传组的组长“红袖添乱”阿姨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个麦田行记。 带着任务,我也想了很多:作为《江海少年通讯社》副总编、作为通师二附的红领巾志愿者,我是否能够通过这些渠道,把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麦田、加入麦田呢? ■
侠义麦民智斗“地头蛇” 平日里,我只看到麦田志愿者爱心、认真和嗨皮的一面。 为了大山的孩子,在工作中,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总嘻嘻哈哈,以苦为乐。 但是,在这次走访中,更让我看到了他们侠义勇敢的一面。 10月6日,这是我们走访的最后一天。 清晨6点,“小她”阿姨和一些麦友们在一家小面店吃早饭,看到两个凶狠的男子当街追打两位少女,这原本是跟麦田计划毫不相干的事,但富有正义感的麦友忍不住上前劝阻,一位少女惊恐地说,她是从河南信阳被诱拐至此。听到这个情况,智慧的“小她”阿姨一面与男子周旋,一面让麦友们赶紧报警、传递信息。 不久,麦友们蜂拥而至,将恶狠狠的男子团团围住,在大家的掩护下,“小她”阿姨拉着女孩冲出人群,虽然坏蛋们驾车疯狂追赶,但女孩最终成功送上了我们的大巴。 后来,我们把女孩带到岳西县城,由当地麦友联系,周转六安,送回河南信阳。 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些人是“地头蛇”,有的人还进过监狱,平日里大家看到他们避之不及,幸亏我们这些来自南通的麦友帮助女孩脱离了魔掌。 当我们称赞美丽的“小她”阿姨侠义勇敢是个“女汉子”时,可她却说,当时自己吓得腿发软。 真是可爱又可敬的麦田志愿者。 ■
“来榜”新篇章
今年,我们这一组负责的是岳西县来榜镇的走访。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到来榜。
来榜中心学校是我们的助学点。这个学校的教学楼建于1999年,竣工于2001年3月。当时,北京市民政局还为此捐助了80万元。
2010年,我们来到来榜时,这个学校只有教学楼、办公楼,教工和学生宿舍还只是一片工地。而今年,学生宿舍和部分教工宿舍已经竣工投入使用。
当地的麦田志愿者、来榜中心学校的朱帮志老师告诉我,这个学校700余名学生,已经有400多人实现了住校学习,这就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每天走几小时的山路上学了。而且,他们的住宿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事实上,每年我们都能看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新变化。比如,河图希望小学从去年开始就由政府为每位学生提供学生奶,今年这个学校推倒了旱厕,原来的土操场不仅浇筑了水泥,还新添了许多健身器材。
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这个贫困县并不贫困的未来!
走访中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