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45|回复: 1

课程回顾 | 沟通的艺术(初阶)——营造安全沟通氛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_6191.JPG

感谢项目资助方,感谢所有参加培训的志愿者,更感谢从上海远道而来的讲师张军,为我们带来了引人深思的培训课程。

本次课程内容包括三个环节:第一节采用体验式游戏讲述什么是沟通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实现;第二节采用练习和讲解的形式讲述什么是营造安全沟通氛围的有效因子;第三节利用经验分享讲述如何针对孩子、志愿者等不同对象而采用安全的沟通方式。

DSC_6192.JPG

讲师张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拥有丰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已开设个人心理咨询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团队协作、沟通技巧、自我觉察、正念减压。长期接受人本主义咨询体验,专注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治疗,目前心理咨询个案工作时间约1000小时。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咨询不算是陌生的词语了,也经常听说“催眠”这样的事情,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催眠吗?其实催眠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神秘,它是催眠师通过唤醒被催眠者的潜意识,尝试改变被催眠者的观念态度,从而帮助其改善一些行为习惯,以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
在我们的社交中,“催眠”行为少见,而沟通是我们每个人几乎无时不刻在做的事情。什么时候你愿意与他人沟通?什么时候你不愿与他人沟通?怎么建立沟通的安全氛围?什么是有效的沟通?
如果我们回答什么是有效的沟通,可能会有很多的答案,比如:达成“一致”、彼此“接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对方“了解自己,并做反馈”、“解决问题”等。究竟哪些是可以轻易达成的,哪些又是不能实现的,张老师带领我们尝试从一个叫《鳄鱼河边的故事》的游戏去寻找答案。
2017-07-22 153523.jpg
在了解故事的内容后,我们需要从故事里面的五个角色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说支持的角色,并分别去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或支持,再讲述为什么不喜欢或者不支持其他角色,最后再进行一轮自由辩论阐述,目的是游说选择其他角色的人放弃自己原来的选择,加入到自己的队伍。最终,大约一个小时的讨论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改变选择。

DSC_6314.JPG

以故事推及到我们的日常沟通习惯中,不难发现我们通常不回顾自身,拒绝反思自我,只是坚持自己的观点,采用辩论、批评、攻击、说服的方法去与他人沟通,总想尝试改变他人的观念和态度——我们称之为价值观。但长久的经验告诉我们,价值观是几乎不可能被改变的,就如古语说的那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鳄鱼河边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沟通是想改变别人的价值观,是不可以现实的。而我们的沟通,常常以此为目的进行着。
当你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时候,别人可以接受吗?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价值观是受个人的家庭教养、社会教育、当地文化、学校教育、人生经历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构造构造而成的。所以,有效性的沟通应该从“不想改变别人的价值观”开始。

2017-07-22 145535.jpg

那么营造安全沟通氛围就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价值观中立,不改变彼此的价值观;第二、放下自我,了解别人的想法。
在沟通的过程中,时刻明白你自己是否有关注到对方的感受(情绪、体验),并可以利用沟通的四个要素,也即沟通的有效因子来营造安全氛围:

一、描述观察,带主观性的评价并非观察。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描述都是影响沟通的客观性的,技巧上可以少用形容词,少表达推断。例如,小明穿着一件格子衬衫,一条短裤。这是描述观察。而小明穿着一身很潮流的衣服。这就是带主观的评价。

二、表达感受,不上升谈话的高度,如果提出价值观的不同,可能就产生了碰撞。假设当一个人向你表达自己的孤立无援时,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回应?
三、明确需求,感受和需求是相连的。比如感受失落时,需求就是能够不失落;这可以让你的沟通对象明确掌握你发出的信号。
四、提出请求,这是需求的具体化,比如你的需求就是能够不失落,那么要让你的沟通对象知道他要做什么才能让你的需求得到满足。需求是宏观的,请求是微观的。
在沟通过程中,四个要素并非按步就班,而是随机实施的,但绝对是价值观中立,没有碰撞,在关注自己的感受的同时,也关注到他人的感受。



为了体验如何做到“关注自己的感受的同时,也关注到他人的感受”,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牙签游戏”,所有人领取24要牙签后按要求拼成图案,先完成任务的人要帮助其他人完成,并在开始前明确告诉大家,所有人完成的总时间越短越好。在整个过程中,所有人员不可以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只可以“走近”被帮助者使用“眼神”进行交流。
游戏中,我们看到,最后几位未完成的小伙伴被已完成的伙伴包围着,已完成的伙伴急切希望引导未完成者。而未完成的伙伴在后来的交流中,对于身边逐渐增加的人,除了感受到大家的热情,更多的是压力。他们最希望的是,已完成的小伙伴只留一个人在身边,站在60厘米左右的距离,通过一对一的眼神来交流,同时自己也不用急于完成而有时间进行更多的尝试。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有时候我们想给出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想要的,我们不能关注到别人的感受。如果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不得不妥协、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接受我们的观点和给予时,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比如我们认为他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是否会思考我们要怎么做,才是对方想要的,才能关注到对方的感受?
这样我们就大概掌握了与他人,与志愿者在沟通中的一些方法。推理说至针对孩子沟通交流中,我们必须采用安全的沟通方式才能真正给予对方想要的东西。比如面对孩子时,提问的问题难度应该从易至难,不过多采用开放式的问题、不纠正孩子给出的答案、不评价孩子行动对与否,而是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具体来讲可以做到如下的几点:

1、面带微笑、友善的肢体接触、同视水平,表达双方的平等尊重;
2、自身衣着朴素,比如穿麦服、球鞋;
3、不体现优越感,比如同起同坐;
4、不轻易谈及学业、家庭、经济的情况;
5、当孩子不与自己互动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
6、做到不评判观点、只表达支持和认可。

当然,沟通过程中,掌握对方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也是必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的沟通很多时间也有懒于长时间的积累和深沉,而个人的沟通技巧是需要自己积极去学习和提升的。

DSC_6277.JPG

在企业的KPI考核管理,背后是金钱的驱动。公益机构模仿KPI考核管理,背后是感受情怀的驱动。那么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能否提供这些感受和情怀给他人。而在企业里,这部分是可以忽略的。我们也要学习如何让他人告诉你他的需求是什么。他想要什么样的感受。引导他认识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过程中一定做到不评价不指责不质疑。形成安全的沟通氛围。与不同的人群沟通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侧重点不同,比如和老人沟通时,就不会问最近看了什么动画片。对吗?

2017-07-22 195048.jpg





发表于 2017-7-25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培训真的受益匪浅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5 10:29 , Processed in 0.0873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