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助学11年的坚持,全因有你11年来的支持与信任。
2016年腾讯99公益日的筹款时间为9月7日到9日,麦田共上线8个项目,麦田全体希望有你的参与和捐赠!
我们是谁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位于广东省广州市,2010年9月19日在广东省民政厅注册,主管单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麦田通过建立全国的志愿者团队,开展捐资助学、兴趣课程、素质拓展等项目,旨在改善贫困山区儿童及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状况。目前已经在全国成立78支麦客服务团队,同时建立了52个资助点,服务社区100多个。
我们的项目麦苗班用全心的陪伴,精心的引导,给青春的孩子们更多助力。
2005年,在云南大理云龙县大山深处有一群孩子,他们有些徘徊在失学边缘,有些来自单亲家庭,有些甚至是孤儿……他们只有十来岁,在本该灿烂的年岁里却要承担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们大多内向,却渴望、热爱学习。
麦田计划将这些可爱的孩子从各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汇聚到一个班里进行集体资助,从而成立了第一个“麦苗班”。
11年之间,他们从青涩懵懂,成长为乐观积极的成年人,服务社会。
11年一路相伴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给予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还有无尽的关爱与陪伴,以及成长路上的宝贵指引。
通过11年的努力,第一个麦苗班的学生已大部分进入了大学,这在当地学校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以下视频的主角是麦苗班资助的第一批学生字万东,来自云龙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与麦苗班的资助,马上就要大学毕业,并有望成为一名家具设计师。
从2005年至今,麦田计划累计筹建麦苗班35个,项目受益人数达1715人,麦田班覆盖云南、广西、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多个地区。
“麦苗班”,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等最基本的学习保障;同时在班级成立图书角培养阅读兴趣;开展艺术创作、思维导图、手工创作等特色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暑期与著名高校联合举办夏令营活动,开阔视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全面资助与陪伴,让偏远山区的学生更全面、更健康地成长。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
乡土课程通过乡土文化绘本,带领孩子们发现生活之美,追溯成长之源。
合作机构:禾邻社
小林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乡村学校里学习。后来,他跟随着父母从乡村来到城市,进入城市的学校学习。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市,小林的脑袋瓜里总盘旋着好多小问题,看到这些问题的你,心里有答案吗?
问:爷爷说,我们要吃本地的当季蔬菜,为什么呢?哪些是本地当季的蔬菜?
问:为什么要在立秋时节插秧呢?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问:这片草地上有什么植物和昆虫?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问:为什么村里大部分人都是同样的姓氏?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从乡村来到城市,这里人吃东西、穿衣服、说话好像都和老家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生活即教育,乡土课程及教研指导由已在乡土教材深耕多年的禾邻社提供,指引当地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就地取材开展教学。乡土课程主要关注自然物候、风物习俗、历史文艺这三大主题的内容。
乡土课程开展促进孩子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养成;引导孩子参与社交,促进孩子语言表达和社会融入能力的提升;弥补教学资源匮乏,用课程撬动生活资源成为教学和学习的资源,降低学习成本;引导孩子了解本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
健康课堂用活泼多样的形式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在广西柳州市忻城北更乡,有一所寄宿小学,孩子们平日都住校。有一天,一位男老师晚上喝完酒后叫来了4个三年级的女孩子到其办公室,起初,他先让孩子们给他按摩,一会儿过后,这个老师把其中三位女孩支开,只留下了一位,随后对其实施了性侵。我们无法得知孩子当时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与纠结,但最终她勇敢的回家将事情告诉了奶奶。奶奶迅速报了警,在警察审讯过程中,发现该名老师前后共性侵了8名学生,而前7位都选择了沉默。
根据《2015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仅有44%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23%的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33%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学校会教育的”,从未向孩子讲过性健康知识。而学校老师大多因为错误的性教育观念未向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有些老师想教育但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不知从何教起。
健康课堂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包(内含基本的生活卫生用品毛巾、牙膏、牙刷等),同时开展卫生课堂、安全课堂以及儿童性教育课堂,帮助不会做性教育的教师给孩子们做好心理卫生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项目目前在昆明、武汉、青岛、北京、佛山、十堰、柳州、淄博、南宁等城市的12间小学开展,获得学校和家长的好评。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
潜移墨化写一笔好字,练一种心境,留一生受益。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载体。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宝贵的一门传统艺术。但随着电子科技的应用,这种传统艺术渐渐远离我们,提笔忘字是很多人遭遇的尴尬,能写一手好字是很多人心中的希冀。“传承中华文化,让书法回归务实”是麦田潜移“墨”化项目的意义。
让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煌煌中华文明,还能不能心香相续,不绝如缕,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
春蚕之翼用教具为落后地区教师插上教研的翅膀,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012年,对河北省狼牙山革命老区的助学基地走访中,发现只有3、4名教师的教学点,每个教师承包一个班的全科教学,教学任务极为繁重。令我们震惊和难过的是上课的时候讲台前只有一师、一书(教科书)、一粉笔,跟十几年前一模一样!有的教师用一根树枝充当教鞭,用一根木条充当直尺,要画个几何图形,则只能依靠目测了。对于立体几何的学习,孩子们仅能依靠老师画在黑板上的粗糙图形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了。一天下来,老师的喉咙都是沙哑的。
志愿者为易县塘湖镇西考小学购买了教具,送去了磁力白板,西考小学的王老师笑了。盼了几十年,终于可以用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了。
志愿者们给这个计划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蚕之翼”,用春蚕比喻辛勤的老师,教具计划就如同给“春蚕”们插上起飞的翅膀,助他们飞翔。
截至2016年5月,春蚕之翼项目已经在河北省易县、山东省沂水、临清、聊城、淄博、河南省信阳、重庆黔江7个地区39所村小展开,惠及学生近5000名,教师146名。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
文心学社——大山里的文学梦让变成铅字的文章成为激励学生的奖章,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生活。
小月(化名),是贵州大山里的一个孩子,今年13岁,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母亲早已不知去向,9岁时父亲又去世了,她常年流离在几家亲戚那,缺少家庭温暖的她,性格内向,逃学,上网,还常与同龄的孩子发生冲突,两年前,班主任黄老师让她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先安排她做文学社的图书借阅小管理员,然后参加文学社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今年她参加作文比赛了。
黄老师说:“加入文学社的两年,她进步很大,语文成绩提高很快,人也变得开朗了,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舞蹈班,今年暑假更是做了件惊人的事情:几个一年级的住宿学生放学后结伴去游泳,正好被小月发现,她不仅劝阻了这几个孩子,还他们带回了学校”。小月说:“文学社出版的书里,有我同学写的作文,以后我写的也要登在书里面,这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为贫困地区学生建设文学社,点亮孩子的生活。
从2013年开始,文学社项目组在江西、河北、贵州、广西、四川、山东、广东、重庆等地,组织学校成立文学社,创建和完善学校的图书室,并助力于随后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课,每年组织作文比赛,激励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比赛后挑选优秀的作文印刷出版,这本书对学生和家长更是莫大的鼓舞:三年比赛获奖的二百多个孩子里,没有一个辍学的。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
温暖小脚丫一双袜子,一颗爱心,事情虽小,暖脚又暖心。
麦田计划的志愿者每年都有大量的偏远地区的走访活动,在实地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想像不到的地方、人物和故事。其中,有很多孩子,在很破烂的地方居住和学习,没有袜子可用于冬天的保暖,没有雨衣可用于雨天的遮挡……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但他们正在努力地成长着。
目前,我们向这样的孩子提供雨衣和袜子,努力在向他们传递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可相依相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鼓励他们乐观积极地生活和学习。2015年以来,有12594名儿童因为接收到我们的袜子而度过了温暖的冬天;有1382名儿童因为接收我们的雨衣而遮挡了雨天。这其中的一双袜子或者一件雨衣就是你送出的。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捐赠页面,并查看更多项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