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JZJ999 于 2016-6-8 08:33 编辑
假如我是尼尔 ——记心田小组《夏山学校》读书会by张军
《夏山学校》终于还是读完了,仿佛我要那个“梦里”的世界挥手作别,回到现实,我有些不舍,还有些伤感。
诸如“夏山学校在当下中国社会是很难实现的”,这样的话语多少会让我有点失落,我不想面对这样的现实,但是我又内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我爱夏山学校,我爱尼尔,我想成为尼尔。
尼尔是个心理咨询师,人本主义取向,创办饱受争议的夏山学校。在我的眼里,夏山并不是一个教育人的地方,而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地方。
我一点都不怀疑目前教育的威力,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我们可以把孩子们教育成医生、律师、国家公务员、IT精英等等出色人才。可这些到底是教育本身想要的,还是孩子本身想要的呢?我不知道,谁愿意像一个物品一样,被加工,被制造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选择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呢?为什么我们见不得他们快乐地成为一个摇滚歌手或者一个拉面师傅呢?如果他们真的成为了摇滚歌手或者拉面师傅,我们会担心吗?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我们到底在为谁担心?假如我是尼尔,我会和他一样,选择信任孩子们,相信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我坚信孩子们知道,怎么样的生活会让他们快乐。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哪怕他只是一个婴儿。
我也是位心理咨询师,我会在咨询案例中看到,几乎每个人都在和那个生命中的“权威”(爸爸或者妈妈)斗争。我们讨厌他们对我们的方式,但是无形中,却成为了他们这样的人!不经意间,这种“权威”走进了教室,走进了课堂。我们告诉孩子这样是对,那样是错。我们该这样,我们不该那样。我们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限制孩子成为那样的人。可是,“我们真的对吗”?小时候,我们恐惧“权威”,为了获得安全,获得认可,获得爱,我们成为“权威”希望的样子。我们挣扎,我们对抗,我们无力,我们妥协。长大后,我们要么不断寻找和“权威”摩擦的机会,要么忍气吐生,敬而远之。我们心怀戾气,从来没有和“权威”和解过。我们那么讨厌“权威”,却又在孩子面前扮演“权威”。假如我是尼尔,我会和他一样,理解和接纳所有孩子们。就如同,我并不想鼓励孩子们积极举手,我认为他不举手总有他的原因。或许是他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或许是他对我这个人不敢兴趣。我并不想成为他的权威,去告诉他只有勇敢的孩子才能被认可,才能被关注,才能被爱。我更愿意问问自己,我是否能够承受一个没有回应的环境,而且把造成这样局面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于自己?我更愿意觉察我的情绪是否有些尴尬和焦虑?体验我的身体是否僵直而无力?如果我用一个合理化的理由(鼓励孩子积极和勇敢),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尴尬和焦虑),我会为此感到可耻,我觉得那样的我是不够真诚的。我认为,“权威”感的消除,出现一个真实而又真诚的人时,孩子们也会发现:第一,真诚是存在与生活中的。第二,面前的那个人是真的爱自己的,他并不会将他对我的要求,作为爱我的前提条件。第三,真诚让孩子感到了安全。仿佛无论什么实话,都是可以表达的,我想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是更想听到一句善意的谎言还是一段真实的告白呢?
夏山是自由,自由从来不是缺乏责任罪魁祸首,尼尔从来不担心孩子们的责任感,我也从不担心。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选择困难症的人,就算他完全可以为他的选择承担后果时,他也不愿意,或者不敢去承担,这又是为什么呢?小时候,我们喜欢A,因为A可以快乐。但是父母说A不好,B才好,要选B。这个时候,一旦我们选择A,虽然我们会得到快乐,但是会担心父母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选择了B,虽然我们可以安定和踏实,但是我们将失去快乐。无论如何,这样的选择总是挣扎和煎熬的,这样的感受不断印刻在我们的情绪深处,每当选择出现时,这样的感受也被唤醒了。可是,选A重要吗?或者选B重要吗?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吧,他的选择意味着他将承担选择的后果,责任感也由此诞生了。无需担心万一选择不妥,结果不堪设想。他的感受和体验会告诉他,他的选择效果如何。如果他觉得选错了,他会更改,如果他不更改,说明他还能承受,他还不想打破这种平衡,这依旧还是他的责任。我们的参与和干涉,反而给了他机会,可以不承担或者少承担他选择之后的责任。他可以说:当时是你们让我这样选择的!这样似乎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并不一直假如我是尼尔,我更加渴望成为尼尔,有一所夏山学校。虽然说,在目前的中国,这还很难,但是尼尔证明给我们看到,夏山学校在1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有可能的。另外,对于现状我并不悲观,也不否认现状,但是相较于承认现状,我更加乐于把注意力放在可能性上。一切都是变化,万一哪天有机会呢?我准备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