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59|回复: 3

从造纸走向造就新公民——漳纸工坊公益项目意义述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南漳的传统手工造纸产业曾长期兴盛,全县纸作坊有数百处之多。清同治四年《南漳县志》卷四《物产》载:“山竹,邑西南连嶂皆是,居民岁斩作纸,呼为竹麻。”民国时期南漳年产土纸500 多吨,销于本省及河南等地。当年的造纸业多是家族经营,部分家族成为地方巨富。至今薛坪、板桥、巡检等地,还保留着多座造纸家族的精美豪宅,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南漳手工造纸业的兴盛态势一直维持到上世纪末。进入本世纪以后,由于受到机制纸的市场冲击,各地纸坊纷纷停产、废弃,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仅十几年时间,保留完好的作坊已经寥寥无几,令人不胜唏嘘。
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对南漳手工造纸的关注始于2005年。他们主要的关注地是薛坪镇漳河源地区,并以此地为中心延伸向薛坪洛浴河、巡检漫云村、板桥夹马寨等地。漳河源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峡谷风光极为优美,近年成为户外旅行胜地。拾穗者在漳河源对纸民陈氏家族及其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记录和拍摄,其间经历了2008年纸坊的停产。此时华中地区传统造纸作坊已经关停殆尽。2011年秋拾穗者启动了“漳纸工坊”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依托陈家纸坊和老宅建立了与项目同名的活态手工纸博物馆,试图通过技术改良生产出有市场前景的新品,延续漳纸的生命。
手工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技术发明之一,为文明传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现在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手工造纸成本高、流程长,和机器造纸相比劣势明显,被后者替代是势所必然,南漳传统造纸的没落不过是全国、全世界传统造纸行业集体衰败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部分品牌手工纸如宣纸、连四纸依然有小范围的市场需求,主要用于艺术创作和印刷古籍。拾穗者发起漳纸工坊项目,理想的目标是改良后的漳纸也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这个目标的实现现在看来颇有难度,由于人手和技术能力不足,漳纸想达到宣纸的品质不太可能。
从实用的层面来说,保存漳纸的意义可能并不大,但漳纸工坊项目的努力,自有其值得期待的价值。漳纸工坊是襄阳唯一、华中地区为数甚仅的活态传统造纸样本,保留这样一个样本,让后人有机会了解祖先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伟大发明,其意义自不待言。手工产品的实用功能机制产品或可以取代,但是其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手工本身的修养身心、启迪智慧的价值,是机制产品和大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手工纸现在面临窘境,未必等于未来没有人需要。如果放任漳纸自生自灭,那么将来等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再来保护,恐怕将为时已晚。
保留手工技艺,意义还不仅在延续手工纸供应本身。手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了古人尽物之性、开物成务的智慧,能给今人不少启示。以漳河源手工造纸而论,造纸原料取自毛竹,经过数十道工序衍生成可以书写的纸张,其过程可谓巧夺天工。曾有非遗专家考察漳纸工坊,对水渠的设计智慧称叹不置,以为这就是一处微型的都江堰工程。纸坊的水碓巧妙地利用了天然水动力,可以常年轮转不休,对环保没有任何影响。现代机器造纸对水体会造成严重污染,手工造纸则不会造成污染,陈家在漳河源造纸近两百年,漳河水还是清洌无比。
漳河源和漳纸工坊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还远不仅存在于手工造纸文化的层面。漳河源是一个以手工造纸文化为灵魂的完整的乡村文化系统,其要素包含了手工非遗和相关设备,也包括民宅、纸民、乡邻以及漳河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尚书·大禹谟》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漳河源这个天人合一的文化系统,为当代都市人体验和感受传统乡村文化、农业文明,为我们了解和领会古人正德、利用、厚生的传统智慧和崇尚天人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的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不得多得的原生态样本和活教材。手工纸制造技艺精巧,用途极为广泛,如此可谓善于利用。历史上陈家经营造纸成为一方大户,如此亦可谓善于利用。所谓厚生,生指生活,但并非仅指人的物质生活,也指精神和情感生活。生亦指生命,包括厚待他人,厚待社会,厚待自然生命。厚生和正德是连在一起的。陈家是北宋时期号称“天下第一家”的“义门陈”的后代。义门陈氏忠孝为本,耕读传家,曾留下“聚族三千口”、“同居五百年”以及“百犬同槽”的千古佳话。陈家虽然经商,但重视文教,家风醇厚,乐善好施,历史上在南漳就有很高的声望。拾穗者之所以长期帮助陈家,也正是因为他们良好的家风深深感染了他们。在拾穗者看来,这是和传统造纸术一样有价值的珍贵非遗文化,在当代有极大的示范和传承价值。正德、利用、厚生,当以“惟和”为依归。漳河源的天人关系、人人关系都非常和谐。这里环境清幽,温情洋溢,也利于静心养生,利于身心的和谐。到漳河源的游客无不感觉心旷神怡,由衷赞美这里的自然人文气氛并深受感染。襄阳的企业家李永东先生,甚至称这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精神道场。在都市病蔓延、天人关系严重对立、社会严重缺乏互信的今天,保留这样一个文化系统、精神道场,其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以上所述是延续漳纸非遗文化和漳河源文化系统的意义。漳纸工坊项目在实践层面成效如何,当然也值得关注和总结。应该说项目的努力是成功的。三年多以来,在南开大学校友和数以百计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下,项目各项建设不断取得进展。漳纸如今仍可生产,纸质有较大改良,游客数量成倍增加,纸民的收入状况和漳河源的生活、交通设施都有显著改善,漳河源走向荒废的命运得到了避免。2014年纸民秦明炎被列为湖北省民间工艺传承人并获得资助,让人看到了漳纸传承的更多希望。
更令人欣慰的是,漳纸工坊的建设效益还远不仅发生在漳河源,远不仅在改善纸民生活和传承手工造纸本身。项目的效益已经非常多元,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料。项目为志愿者带来了众多的社会资源,开阔了他们的发展思路,带动了文化公益的社会参与,推动了襄阳的公益发展与公益创新,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多方面的利好,漳河源互敬互信的人际气氛、项目累积的发展经验以及漳河源式的简朴安详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向社会上传递。可以说漳河源正德、利用、厚生的效益已经开始发散到襄阳和湖北省内各地,为正城市之德、利城市之用、厚城市之生、致城市之和城乡之和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和效益,相比较于项目地本身建设的成绩,也许更加值得注意和总结。
首先,项目宣传了南漳和襄阳,促进了国内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启动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媒体数十次报道了工坊的公益实践。宣传工坊也即是在宣传襄阳,展现襄阳人良好的精神面貌。2012年,工坊被授予“中国最美手工私游地”称号,系华中地区唯一一家。国内文化交流方面,来新夏、冯骥才、二月河等文化大家先后为项目题字、题词,重庆、北京、武汉、厦门等地教授先后莅临漳河源考察。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继2007年纪录片《漳源纸事》获得第29届东京国际录影节奖项之后,2013年漳纸样纸被收入日本出版的《中国古纸谱》,项目参加中国-尼泊尔文化交流展。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慈善家都曾造访工坊并给予高度评价。
其次,项目推动了襄阳公益的发展,促进了襄阳的精神文明建设。漳河源的独特魅力和公益实践将文化遗产保护、环保、慈善、儿童自然教育、国学教育等不同领域的众多公益志愿者和专家、学者、艺术家联结到一起,大家在思想上交流碰撞,在公益实践中互惠合作,已经开始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相信未来延伸出来的效益会更多更大,所影响的地区也将远远超出襄阳一市。
再次,项目的实践为古村落旅游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今的古村落旅游,常由外来商业资本接手开发,其发展模式往往专一注重景区的商业功能,忽视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其实质是将当代城市商业文化输入农村,用它转化农村的文化,因而在实践中往往对原生态文化氛围和民风民俗造成很大破坏。针对现有商业开发模式的弊端,工坊项目组提出了主客共建、无为而治的旅游发展思路并在漳河源积极实践,期望文化传承和居民经济改善能够共赢,希望游客能以建设者而不是消费者的心态来到景区,希望旅游能促进城乡关系的和谐,有助于互信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到目前为止项目在这方面的实践是成功的,积累了不少具体操作经验。这是一种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旅游发展模式,如能进一步积累经验,相信能对未来类似景区的旅游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由项目衍生出了宝贵的公益理念和文保理念。在公益理念方面,项目体现的大公益思维,倡导的文化结合慈善的发展思路,都可以给兄弟公益团队提供借鉴。
在文保理念方面,漳纸工坊的实践给了拾穗者重要启示,其思路的升华集中体现在项目发起人李秀桦于2013年春提出的“活化传承,生活美学,环境保育” 的十二字发展方针中。这个方针在文保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对国学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益实践也有显著的借鉴意义。在这个方针的视角里,文化传承的内容早已不限于造纸工艺本身,而包括漳河源整个文化系统的活态延续;传承的方式,去其形而取其神,着重传承和弘扬造纸文化所凝聚的智慧和传统价值观;传承的主体,因之也不再仅是纸民,也包括志愿者和游客。生活美学、环境保育倡导简朴、安详、和乐的生活方式,倡导善待自然,其主体主要不是纸民而是外来游客。方针从大文化传承的观念出发,将旅行文化、公益文化建设和乡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其文化传承的范畴,自然早已不限于地理上的漳河源,而是面向襄阳和全社会。可以说,这是一种开创性的非遗文化传承理念。
这个方针为我们揭示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真正意义。所谓文化,人文化成之谓。文物、非遗是古人创造的文化遗产,可谓以人化物;保护与传承非遗,意义更在于据物求文,再求以文化人,化当今之社会,促进文明、和谐、进步,远离野蛮、愚鲁、纷争。这是文化遗产公益项目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也是漳纸工坊公益建设成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十年了,漳河水流淌如故,但漳河源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当年的记录者转过身来发现,自己早已深度融入了漳河源的当代史,成了被记录的对象;本来是志愿者帮助纸民,到最后收获最多的不是纸民,而是志愿者自己;原来大家都是漳河源的过客,现在自己也成为漳河源文化的传承人;原来以为是漳河源需要我们城市人,最后发现原来我们城市人更需要漳河源。当年的漳河源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漳河源,今天则还有一个精神的漳河源。漳河源是一个小小的和谐社会,志愿者、游客在这里受到熏陶、洗礼,把互敬、互信、友善、祥和的气氛带回各自所在的城市,也即是把精神的漳河源带到了各市各省。如今的漳河源,并不很夸张地说,已经是一个公益发展的策源地,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复兴基地。
漳纸工坊造的已经不是纸,是人,为未来社会的进步造就新人、新公民。漳河源也不仅再只是漳河河水之源,也是友谊之源,思想之源,新文化之源,文明和谐之源。
愿这样的漳河水流向四面八方。
           
发表于 2015-2-8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在纪录历史?
发表于 2015-2-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9 2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来了,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3 01:38 , Processed in 0.0715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