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2|回复: 2

越多越杂越有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偶尔飞飞 于 2013-9-17 00:56 编辑

今天在看奈杰尔·沃伯顿的《40堂哲学公开课》,在前面几章提到柏拉图的理式论: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理式世界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真正“存有”(希腊语:o ont σ),是材料(物质)世界赖以模仿的蓝本。“理式在宇宙中犹如一些范例,其他的存有因与之相似而成为其摹本”。“理式”这个词是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对希腊语的翻译。

看到理式这个词,我第一想到的是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的《逻辑十九讲》里面提到的关于“概念”定义: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简单的讲就是对任一事物的一种精神陈述。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理式”和“概念”在含义上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都是抽象的无法具象化。不过这里这里只是说了下定义,如果你看完书中的详细描写,会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在朱光潜的《谈美》里,对于何为美的定义就跟《逻辑》里对概念的定义在思维上是相同的,如果去掉美或者概念这两个关键词,在含义表达上也是几乎如出一辙。

在李淼的科普著作《越弱越暗越美丽》里,提到的一些物理或者宇宙学的定律,你甚至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极为相似的定理。像热力学中的“熵”,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的程度。一开始这完全是物理学里面的概念,后来又应用到各个方面,比如社会熵,社会熵就是人类社会这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无效性的增加量。这个研究又和人类行为学有极大的关联。

还有物理学和哲学的关系,有学者提出因为对于宇宙的哲学思考上进步不大而影响了理论物理的发展,这是有专门的研究的。相关的论文我记得曾登在《环球科学》上,记得我看到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金庸的《天龙八部》,里面的鸠摩智学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总是莫名其妙地走火入魔,后来藏经阁的扫地僧对他说他走火入魔的原因就是对佛法的修为不够所致。看吧,多么相似的解答。

看到这里或许可以说很多表面上完全不相干的事物在本质上可能都是一样的。但你要了解这些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发现,在你知道这些事物的相关性后会觉得原来那些看似无聊的事情是那么的有意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的眼界也会随着你的阅读而越发开阔,这样的好处就是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将会是多方面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本身就是一种欣赏的乐趣。而能让你体验到这种脑力乐趣的,就是多而杂的阅读。

最后再发一个关于引力的一些最新研究,看懂的话也是很有趣的。

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是由时空弯曲造成的,而现在又有理论认为引力是由熵变引起的。描述一个空间最初的系统不是这个空间以及存在于这个空间中的物体,而是包围这个空间的曲面。在这个曲面上,有一个微观系统,局部处于平衡态,所以曲面的每个局部都有一些自由度以及被这些自由度携带的熵。当一个试验粒子在外部接近这个曲面时,曲面上的自由度受到这个试验粒子的影响从而熵起了变化。当这个粒子完全融入曲面时,我们认为这个粒子本身也可以由曲面上的自由度描述了。这也就是《果壳中的宇宙》中所说的黑洞熵正比于黑洞世界的表面积。

学过一些热力学或统计物理的人知道,当一个系统的能量增大时,熵通常也增大,所以粒子融入曲面后曲面上的熵增大了。通过能量守恒我们得知,熵增对应的熵力是吸引力,即粒子总被曲面包围的空间部分吸引。我们看到,热力学的后果就是万有引力!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以及爱因斯坦理论都可以通过统计物理加全息原理推导出来。在弦论中认为三维宇宙是由二维宇宙的全息投影而成的。

引力的存在是因为两个质量及其周围环境之间虚空的信息密集度差异引起的。引力不是自然界中一种基本力,而是从微观现实深处中产生的突发现象,引力本质上是来源于熵力。他的新牛顿理论的相对论延申可直接导出爱因斯坦方程式。 简单的说,引力是突显的结果!而不是基本的。

发表于 2013-9-17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引力的爆发
发表于 2014-7-10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多越杂越有趣...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16 09:26 , Processed in 0.0660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