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62|回复: 16

孩子们的需要远远重于我们的需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失学儿童状况及原因分析(转)
流失生现状分析

近年来, 我国中小学生流失现象已非常严重。 据统计, 累计到1992年,我国共有失学儿童1.42亿。 根据小学入学率的统计资料,仅1995年一年全国就有300.39万小学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在已入学的学生中,还会有8.83%的人中途流失。小学毕业的学生有90.8%继续升入初中,在这部分人中,又有16.22%的学生辍学。留下来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只有48.3%有机会入高中学习,还不到初中毕业生的1/2。

同时,我国流失生还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分性别中女性多于男性,二是城市和农村两个分支中集中于农村一级。

1.性别差异明显

性别差异一直是文化教育中相当显著的一个方面,而流失生的性别差异则更加突出。女童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普及初等教育的难题。在当前的农村,女童普及初等教育的程度一般低于男童,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困难、地理条件不利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点,女童受教育的问题更加突出。1992年,全国初等教育学龄女童入学率为96.9%,低于男童2.84个百分点。而初中阶段女童入学率远低于小学。辍学儿童中,女童占60%—80%。据1993年统计,全国贫困地区261 万未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儿童中,女童超过了2/3。在中国西部省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更加突出。1995年,女性失学人口占到失学人口总数的57. 96%。
资料来源:《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1995 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由此可见,女性群体失学的比重为2.49%,高出男性0.76个百分点。各个年龄组的失学比重都是女高于男,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逐渐拉大。而在分年龄失学人口中,女性占到了大部分,尤其在10—12岁时,失学人口中女性分别占到了66.37%、64.87%、64.24%。失学人口的性别比也都低于100。10岁达到最低值50.68,相当于每两个女性失学人口就对应于一个男性失学人口。

2.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文化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流失生的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条件较好、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失生较少见。反之,在那些欠发达、文化教育条件较差的地区,如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西南地区,流失生现象就非常严重。
    以1989年入学1995年毕业的这一届小学生为例,六年中全国共流失189.98万。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北京市流失1106人,占全国的0.058%。江苏流失3.37万,占总数的1.78%。而西南部分省份,如四川流失19.11万,占总数的10.06%,云南有22.47万,占11.83%,贵州有26.25万,是北京市流失生的237倍,占总流失量的13.82%, 高出北京13.76个百分点。
我国还有5800万贫困人口,因贫失学的流失生又多集中在文化教育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阻碍了教育的进步,而文化的滞后又羁绊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贫困与文化的愚昧相交织,积重难返。
     农村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大量的中小学流失生留在农村,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童工就业问题、新文盲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乃至早婚早育问题,不仅影响农村人口的质量,也将影响农村的发展。
    关于解决流失生问题,有人已经提出了许多政策性的建议,如积极推行义务教育,使贫富两种家庭的子女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严厉禁止各级学校乱收费,乱摊派;在中小学设立助学金;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等。建议当然是好的,关键在于落实,如果能真正落到实处,流失生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归根结底:【麦田的山区助学计划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目前乃至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必须走下去,因为它是山区孩子能够看到希望的唯一的眼睛…………】
发表于 2013-4-2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流失生最多,看着那一串串的数字,就让人心痛!!!
发表于 2013-4-2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孩子们给我们表达爱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客舟听雪


    是的  听雪……这还仅仅是14年前的统计………
    现在不知道又有多少已知的未知的孩子徘徊挣扎在失学的边缘…………

【感谢麦田~~感谢昆麦的老楚哥哥~感谢青麦……】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扬中小涵


    就是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   让我知道了麦田的存在……了解了山区孩子的梦想与希冀………………
    楚楚  谢谢你……
发表于 2013-4-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看,中国失学儿童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失生自古就有,但那只不过是个别现象,并未达到值得关注的程度。但现阶段流失生现象却日益严重起来,并逐渐成为受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背后必然有特定的因素在起作用。

1.首先是贫困

比较而言,“因贫失学”的流失生占到了大部分,而且形势非常严峻。目前,中国尚有580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失学、辍学的青少年生活在温饱难继的贫困家庭中,痼疾难除的绝对贫困往往使这些家庭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力不从心。

在我国的贫困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总是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为代价。贫困地区的孩子去上学,无疑从家中抽走了一个劳动力。在温饱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读书自然是一种奢侈消费,最终会遭到排挤。



  

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小学教育采取摊派的方式,教材价格成倍上涨,学杂费名目繁多,使得不少生活还较拮据的家庭望而却步,不得已只能让子女辍学。

2.领导干部的短视行为

教育落后在于重视不够,而某些领导干部的目光短浅和不负责任则是教育落后的更直接的原因。在任两三年,为了政绩,他们只愿抓花力少、见效快的部门,而不愿抓花力大、见效慢的教育。对于教育,他们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教育总是处于缓慢发展的滞后状态。对于这种状况,有些人总是以我们国家还穷,还不可能对教育有太大的投入为借口。然而就在百姓勒紧裤带办教育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穷国的排场和奢靡: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1993年1至5月,全国公款购买小汽车耗资达145亿,相当于我国教育经费总数的1/3,可以供2900万儿童念完小学,占我国目前失学儿童1.42亿的1/5。又据新披露,1992年,我国公款吃喝、旅游的消费已突破1000亿之巨,可以供20亿学生念完小学,是我国目前失学儿童的14倍,与之相比,希望工程仅有的10亿元捐款简直是九牛一毛。
3.对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不足

教育本身的发展可以吸纳流失生,同时也可以阻止在校生的失学。但是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很落后。据统计,1992年底,我国中小学还有危房1759万平方米,1993年底,又增加了500多万平方米。教学条件差,有的乡村小学教学设备极不完备,文体活动器材几乎没有。教师素质低,部分落后地区师资力量不足,便招雇小学或初中毕业的无业青年做代课老师。这些人文化水平低,又缺乏教学经验,讲授呆板乏味,使得不少学生厌学、逃学甚至退学。而更加严重的困难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较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对教育的投资每年总是在国民收入的百分之二到三徘徊,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教育投资水平百分之六七,甚至还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而国内经济一紧,首先压缩的又往往是教育经费。据统计,1992年,国家教育行政拨款,加上其他渠道筹资共423亿元,人均不足40元,位列世界倒数第二。
〔1〕魏礼群主编,《1996 年—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年。

〔2〕邬沧萍主编,《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最新人口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3〕朱国宏, 《经济改革中的人口质量问题——“流失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人口学刊》,1993

年第2期。

〔4〕朱宏,《关于提高人口素质的战略思考》, 《当代人口》,1995年第1期。

〔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1993年、 1996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7〕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1995年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8〕陈惠方著,《中国希望工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年。

〔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来自网络)
发表于 2013-4-2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麦田共筑美好未来……
发表于 2013-4-2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几个问题:
1、家庭贫困是如何导致学生失学的?由于绝对贫困导致失学的占失学儿童总数的比例是多少?
2、文中所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否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学?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3、文中所述部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执业能力欠缺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乃至退学,那么作为民间助学组织,能做哪些工作?
发表于 2013-4-2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不是专职教育工作者是想不起找这些数字的。赞一个!
发表于 2013-4-2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几个问题:
1、家庭贫困是如何导致学生失学的?由于绝对贫困导致失学的占失学儿童总数的比例是多少?
...
行客 发表于 2013-4-21 17:41


楼主也只是转载而已,你提的这些问题恐怕只有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我更相信,这些问题需要你我所有的麦友共同的努力才能解答和解决。
发表于 2013-4-2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来学习,了解。
发表于 2013-4-2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虽然我承认这世间的种种不平衡,而孩子们确实需要很多
但作为麦田志愿者,大部分志愿者还是个体自身需求满足远大于孩子的需求吧
没有那么多高尚和道德,如果必须赞美自己的话,我宁愿用“遇见”来解释我和麦田孩子的关系,
而不是帮助和资助,这样我才不显得那么急迫,那么高尚,
能让我缓缓的,和那个相遇的孩子,有亲情,有友情,有相忘江湖、、、、、
发表于 2013-4-2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这样我才有资格去说“爱”
发表于 2013-4-2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太老,20年前的文章,参考意义不大了。

可以检索下近5年内的文章,可能会好点。

另外标题的提法,不认同。。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hargo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最近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十年间农村学校已经减少一半。
  由此带来的上学路途遥远、缺乏家长看护和适龄儿童失学问题,拷问地方政府的“兜底”责任。诚然,失学儿童的问题并非一地、一部门所能独力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部门可以对失学儿童放任不管。贵州开始建立“控辍保学”考核跟踪机制,而毕节也启动了留守儿童排查和帮扶机制,当地的这些措施虽是亡羊补牢,却也让人有了些许欣慰。
         由此看来   贫困地区的孩子需要麦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老朱
我的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该从孩子的需要出发  以孩子的需要为重   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该想孩子之所想    而不该图一己之方便  怎么会跟赞美扯上关系?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30 11:00 , Processed in 0.0715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